前言
媒体概述
1950年3月4日创刊的《云南日报》,是中共云南省委机关报,报名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自创刊以来,云南日报社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履行主流媒体社会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001年,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云南日报社组建成立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云报集团”)。
2023年,云报集团不断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在新闻宣传、经营管理、文化产业发展、对外传播、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由云报集团“8报8刊”及云南网、云报客户端、开屏新闻客户端、云桥网等新媒体平台组成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在省内外和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具有较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社会责任理念
云南日报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认真践行“主流思想、权威资讯、人民心声”的办报理念。
获奖情况
在第39届云南新闻奖评选中,云南日报社《牢记嘱托,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52天用心守“沪”》《 从“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问卷结果看云南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报道》等27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1件、一等奖5件、二等奖13件、三等奖8件。
此外,云南日报社多个集体和个人在2023年荣获了包括“第三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全国省级党报发行协作先进集体”“全国报纸印刷质量检测‘精品级报纸’”“最美退役军人”“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在内的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和荣誉称号。
政治责任
政治方向
图为《云南日报》2023年3月11日头版
云南日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振奋人民精神、凝聚兴滇力量,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营造了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云南日报社精心组织策划,深入采访报道,全面深入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
1.凝心聚力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做好“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牢记嘱托谱新篇 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等重点栏目,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等关键节点和阶段性重点任务,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的新闻作品。
Swiper 图为《云南日报》头版
Add Pagination 图为《云南日报》2023年初推出的
“牢记嘱托启新篇 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重大主题报道
Add Pagination 图为《云南日报》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出的宣传报道
Add Pagination 2.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展示发展成效,推广典型经验,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围绕 “‘3815’战略发展目标”“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2023 中国产业转移发展云南对接活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丽香铁路开通运营”“‘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首发”等重点工作,大力宣传我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云南实践、云南成效、云南经验。
图为《云南日报》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开展的主题报道
Add Pagination 3.擦亮“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名片。以新闻报道、视频、海报、H5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引发人们对“诗与远方”的向往,让活力云南、团结云南、绿美云南、开放云南、温暖云南的形象深入人心。推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网络话题,组织开展网络互动活动,让广大网民共同参与,掀起云南形象宣传高潮。通过持续深入地拓展挖掘宣传主题,助力“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云南形象宣传新名片。
图为云南日报推出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融媒体报道
图为云报集团推出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网络IP融合报道,入选中国记协“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融创精品十大案例
舆论引导
1.引导社会热点。云南日报社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守舆论阵地,彰显担当作为,精心组织、主动创新,牢牢把握“时度效”原则,有力有效引导舆论。
如在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报道中,云南日报社深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在全省社会各界引发的热烈反响,推出7篇反响报道,同步推出系列评论文章,并在此后整版聚焦云南大学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落地见效的跟进报道。一系列生动的稿件,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营造了良好宣传氛围。
图为在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后,《云南日报》推出的部分报道
又如2023年全省两会期间,云报记者从省委主要领导的讲话中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白雾村抓产业、促增收的典型做法。随即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抢抓第二落点,及时进行稿件整合,于当日下午推出稿件《云报聚焦丨这个小小的村子为何会引起省委书记的关注?》。该稿件一经推出就引起广泛关注,被云南多家省级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积极转发。
图为云南日报推出的云雾村相关报道截图
2.注重改进创新。着力打造移动新闻客户端——云报客户端,坚持“移动化、平台化、可视化、智慧化”发展路径,以“智能+”引领新型主流客户端建设,围绕“新闻+党务政务服务”核心优势,深入打造移动传播、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协作、经营拓展四大平台,打造成为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云南味道、时代特征的省级重大新闻传播平台及其核心载体移动新闻客户端。在云报客户端基础上,积极筹备“云新闻”客户端5.0版本全新升级上线工作。新客户端于2024年2月19日正式试运行上线。
舆论监督
与云南网、云报客户端联合开设“呼声回应”栏目,及时回应广大群众关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人居卫生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关切和诉求。积极配合开展云南省“金色热线”媒体问政,广泛收集各类意见建议,开展舆论监督,及时将意见建议和问题线索反馈至有关部门,持续跟踪问效,推进问题解决。
《云南日报》积极配合展开“金色热线”媒体问政
Add Pagination 对外传播
1.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将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主席大国领袖形象作为国际传播工作第一要务来抓。在习近平主席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期间,提前精心策划,及时推出《从驼峰航线到云南米线——线长情更长》整版特别报道。巧设议题,以共情引发共鸣,配合做好习近平主席访美主题报道,实现精准有效的国际传播。多语种网站云桥网2023年推出多语种时政类稿件1300余条,累计阅读量超过40万次。在社交媒体账号上推出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等互动话题,获得多名外交官点赞支持。
图为《从驼峰航线到云南米线——线长情更长》整版特别报道
紧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等重要节点,围绕云南省对外开放,面向内外、形式多样做好一系列重大活动、重大主题报道策划,同时推出了一批小切口、有代表的故事。
2.促进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发起“我们的一带一路”全球国际传播计划,派出记者赴老挝、越南、尼泊尔等国实地采访,围绕朋友、口岸、美食等主题,创作了一批内容鲜活的宣介产品,结识了一批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扩大了友华“朋友圈”。
2023年5月,云报集团成功举办新时代“一江情 一家亲”国际人文交流系列活动,180余位澜湄国家前政要、政府官员、资深媒体人、专家学者参会互动交流,成为近3年来澜湄国家人文领域首次大规模线下交流活动。
图为新时代“一江情 一家亲”国际人文交流系列活动
2023年,云报集团承建的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传播中心与尼泊尔、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等多国媒体签订宣传合作协议,开展媒体合作。云报集团承办的缅文《吉祥》、泰文《湄公河》、柬文《高棉》、老文《占芭》四刊在全国边境外宣期刊年度评审中被列为第一档。
图为云报集团承办的外宣四刊封面节选
Add Pagination 阵地建设责任
融媒体矩阵
积极应对传播环境变化,坚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运用数字技术为内容赋能赋智,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云报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超过1300万,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突破51万,新媒体社交媒体账号(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今日头条、B站)粉丝覆盖达326.3万,粉丝过百万账号2个,其中微博110.5万,抖音101万。全年社交媒体账号流量约63亿次(不含社交媒体主持的话题量),全年各类热搜超过1000个。
图为云南日报社2023年推出的部分融媒体产品
Add Pagination 融媒体报道
云南日报社认真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热情报道云岭干部群众在新征程上的新实践。在“时代楷模”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通航等重大热点事件的报道中,融媒体协同发力,实现了精准及时发声,多角度宣传报道,全方位立体呈现。全年各平台阅读量累计达49.62亿次,阅读量过亿产品达7个。
云报客户端主持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全网综合传播超过225亿;“我在边疆望北京第二季”全网阅读量超过 18亿;主持的抖音话题#云南野生菌##我在云南过大年##凡人微光温暖你我#阅读量均超过1亿次。
融媒体采编平台建设
云南日报社持续优化全媒体指挥调度会议机制,形成新闻线索快速反应机制。通过统一的线索汇聚、分析研判,社领导靠前指挥、亲自把关,实现“报、刊、网、端、微、号、屏”协同联动,“采、编、印、发、播、管、控”一体化运行,“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差异表达,全媒传播”。在此基础上,云南日报社在“时代楷模”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通航等重大热点事件的报道中,实现了精准及时发声,多角度宣传报道,全方位立体呈现。
图为云南日报推出的《云端策划|致敬“时代楷模”鲍卫忠》截图
服务责任
信息服务
1.政策信息服务。云南日报社坚持“政治家办报”,积极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宣传主渠道作用,准确及时刊发各类政务信息、惠民政策,多角度做好政策解读。政策落地后,深入采访,积极跟进报道全省各地各部门工作动态及成效。
图为《云南日报》编发的2022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内容
2.生活信息服务。聚焦生活信息服务,为读者提供便捷丰富的惠民信息和生活资讯服务,持续做好交通和旅游景区景点相关信息的报道;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及时发布天气预报、空气监测等服务信息。
社会服务
1.公共服务平台。持续做好“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宣传报道,推出“办实事 解民忧”专栏。以《云南日报》民生、观点视点版面、云报客户端本地、城事栏目为主要阵地,协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搭建起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
2.公共智库服务。以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为重要抓手,通过技术为内容赋能,积极抢占新闻传媒发展制高点。与多家高校合作,创办融媒学院,创新人才引进、智库建设、政策研究、培训内训机制,为媒体深度融合提供全方位支撑;携手云南省各级各类媒体,聚合资源、深入合作,推动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助力全省各级媒体共同创新发展。
公益活动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勤俭节约、知识就是力量、爱国卫生运动等内容,全年共刊发公益广告66个整版。在全省上下营造了齐心协力投身公益事业、热心公益活动的良好氛围。
图为《云南日报》原创刊发的部分公益广告
Add Pagination 坚持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做好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马吉米、乔底、旺基独3个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
人文关怀责任
民生报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紧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关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内容,深入调查研究,精心策划推出《书写民生幸福答卷》《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等报道。聚焦全省“一老一小”、各族妇女、困难群体生产生活情况,推出《关爱帮扶特殊人群》《我省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协同发力织密民生保障网》等报道,积极反映社会各界呼声。
图为云南日报记者在基层采访
灾难和事故报道
2023年,全省多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洪涝、地质和地震灾害。云南日报社均第一时间调派记者赶赴现场开展采访,及时、准确发布灾难、事故权威消息;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各级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救灾举措和故事。常态化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及时传达省委、省政府关于防灾减灾的安排部署。
如在2023年云南保山市隆阳区5.2级地震发生后,云南日报社第一时间以客观、准确的报道,实时记录了地震发生、影响及救援情况,并及时推出灾害自救相关宣传,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了震区最新情况的同时,也对事件进行了正面有效的引导。作品在自有平台阅读量超过了170万人次,被省内各级媒体广泛转载转发。
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党报的新闻舆论工作宣传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站在人民的立场,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反映人民的思想与心声。持续在要闻、专题、专页等重要版面、显著位置,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凝聚精气神为主线,以人民为中心,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先进典型、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激发全省人民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文化责任
弘扬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深入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切实加强正党风、淳民风、扬家风、树新风宣传报道,立足边疆,唱响“边疆人民心向党”的乐章。
持续深化“清廉云南”建设十大行动,立足开设的清廉云南•聚焦“十大行动”、廉洁文化大家谈等专栏,全景展现新时代新征程清廉云南建设的生动实践,报、网、端、微协同发力,累计发布稿件1500余条。
全力推进“清廉云报”迭代升级,通过加强清廉文化建设,进一步提振全社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传承繁荣
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花潮》《文史哲》《读书》等版面为主要载体,常态化推出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等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的文艺作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剑川成为云南第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迪庆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前后,积极策划,以宣传报道助力保护传承。2023年,“壮丽六十年 奋进新屏边”新闻发布会、傈僳“阔时”文化节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等数十场活动在云报传媒广场举办,促进了全省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和特色文化的挖掘。
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聚焦腾冲科学家论坛、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协作会议、第20届全国科普日等科学技术会议、科普活动,推出系列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社会氛围。
图为《云南日报》在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期间编发的版面
安全责任
全媒体平台全年无重大差错、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形成了一整套确保安全出版的规章制度和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报、刊、网、端、微、号、屏”全媒体平台做到“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一体推进”。
严格执行集团突发事件报道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
道德责任
遵守职业规范
严格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相关法规要求,通过干部职工大会、业务培训等形式,规范编辑、记者采编行为,提高行业自律意识。
坚决维护新闻真实性,杜绝有偿新闻。除记者自采稿件外,国内国际新闻一律使用中央主要媒体稿件,并在用稿过程中严格遵守版权规范,如保留电头、署名等。
维护社会公德
持续通过新闻稿件、公益广告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典型报道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图为云南日报记者在化石发掘现场采访
接受社会监督
要求记者在采访期间出示新闻记者证,不做虚假宣传,不得利用工作便利谋取私利等。
在报纸版面固定位置每日公布舆论监督中心电话,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及时回应群众呼声。在接访工作中,对符合政策、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答复,转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对不符合政策规定、不符合事实的诉求,耐心解释,积极宣传政策,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保障权益责任
保障从业人员
合法权益
依法依规切实保障新闻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记者正常采访权、报道权等职业权益不受侵害。当新闻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帮助维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保障从业人员
薪酬福利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规定招聘和管理员工队伍,积极保障新闻从业者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国家和云南省政策规定的法定假期、带薪年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工伤假等制度,为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和生产环境。
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按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相关要求,认真开展记者证申领、核验各项工作。及时收回离职、退休采编人员新闻记者证,注销不符合条件人员证件。
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认真开展系统化内部培训,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外部培训。通过培训教育,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常态化学习氛围。
图为云南日报社为干部职工开展业务培训
合法经营责任
严格依法依规经营,经营行为合法规范。从严规范采编人员职务行为、坚决杜绝虚假有偿新闻。严格执行采编经营“两分开”,严禁混岗混编、经营活动与新闻报道挂钩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杜绝各种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和隐患。坚决抵制虚假广告、违规广告和内容不健康的广告,对广告内容和发布的专刊、专页内容进行严格审查。未刊播违法违规广告。
后记
回应
针对2022年度存在的问题,云南日报社坚持制度创新引领改革发展,以机制重塑推动内容建设,坚持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切实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推出了众多精品融媒产品,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策划推出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重大主题报道入选中国记协“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融创精品十大案例,《8省区网媒大联动·我在边疆望北京》入选“党的二十大报道融创精品征集展示活动”,《春风又到独龙江》《我在边疆望北京》等融媒体产品在第二十七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上被评为省级党报全媒体报道优秀案例。
图为云南日报推出的《我在边疆望北京》融媒体产品
不足
精品力作数量不足,融媒产品形态需不断丰富,传播力与影响力有待加强;新媒体平台用户黏性还需进一步增强,更好地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改进
1.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内容生产、传播手段提质增效,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2.从全媒体体系建设、采编流程融合、产媒融合、渠道融合、技术变革等层面入手,加速提升云报集团持续发展核心驱动力。
3.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培养更多新闻采编复合型、高素质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尤其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精尖的专家型人才。
云南日报社
2024年5月